移情真的是什么?

0
- 广告 -

什么是同理心

移情是亲密关系和最紧密联系的基础。 没有它,我们的关系将在情感上是肤浅的,更像是业务关系。 没有同理心,我们每天都会经过一个人,对他的感受了解得很少,以至于他仍然是一个陌生人。 因此,同理心是强大的“社会胶水”。

但这不仅是连接背后的引擎,当我们行为不当并意识到造成的痛苦时,它还充当了刹车的角色。 当一个人没有刹车并且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行事时,他最终会破坏周围的人。 因此,必须了解什么是同理心以及具有同情心的含义。

同情不是什么?

-同情与同情不同

我们经常将同情和同情这两个词互换使用,但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过程。 当我们对某个人有同情心时,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确定该人所处的状况。 我们可以为陌生人和我们从未亲身经历过的问题感到同情。

- 广告 -

但是,同情并不一定意味着在情感上与人的感受联系在一起。 我们可以同情某人正在经历的情况,而无需对他们的感受和想法有任何了解。 因此,同情几乎永远不会使我们的行为充满活力,它不会鼓励我们采取行动。 同情不会创建连接。

移情会更进一步,因为它涉及识别某人的感受并亲身经历这些感受。 因此,同情对某人有某种感觉。 同情心正在感受某人的感受。

-同理心不仅限于直觉

大多数人发现同理心是直觉的,它更多是一种直觉反应,而不是思维功能。 但是,同理心不仅限于交流,这种过程通常发生在我们的意识阈值以下,而且执行控制功能必须干预,以便我们可以调节这种经验。

研究表明,模仿是人类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潜意识层面上发生的。 也就是说,我们模仿与之互动的人的面部表情,以及他们的发声,姿势和动作。 如果我们与皱眉的人交谈,我们可能最终也会皱眉。 这种无意识的模仿很可能帮助早期的人类交流并感受到了亲和力。 实际上,神经科学已经证实,当我们看到某人处于疼痛之中时,记录疼痛的区域就会在我们的大脑中被激活。 模仿是移情之前的组成部分。

尽管如此,同理心还要求我们能够采取他人的观点,这是一种认知功能。 此外,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能够调节由移情产生的情绪。 由于情绪可能具有“传染性”,因此自我调节会阻止我们如此强烈地体验这些情绪,从而可以帮助他人。

什么是同理心?

当我们问自己什么是同理心时,想到的第一个定义就是使自己陷入别人的掌控之中的能力。 但是,同理心远不止于此,通常不仅是理智的事实,而且是深深的情感。

关于移情的描述有几种,其中最恰当的一种是“从另一个人的角度理解另一个人的状况的经历”。 这意味着将自己置于此人的皮肤中并感受他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这是对某人现实的情感参与,使他的情感世界成为我们自己的世界。

这部精彩的短片解释了移情是什么,它不是什么,以及它的巨大力量。

 移情是两个问题:二分法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同理的意义从个体的角度暗示了它的局限性。 阿姆斯特丹大学进行的研究表明,同理心还取决于“别人想要或可以对自己说些什么”。 这样,同情就获得了二元维度,这意味着感觉到同情的人与唤醒这种感觉的人一样重要。 实际上,我们对所有人的同情并不相同。

同情心也由文化和社会规范调解。 在同一项研究中,很乐意,当老师提醒他们时,孩子们更加出情,他们需要成为良好的同学,但在选择游戏时,同情会下降。 Friends who were last elected and got annoyed were comforted, but mere classmates who felt the same way were labeled "whiners".

这意味着背景,社会习俗和被同情者也是决定因素,无论个人有同理心的能力如何。

三种同理心

共情有几种分类。 心理学家马克·戴维斯(Mark Davis)提出共情有3种类型。

-认知移情。 这是一种“有限的”同理心,因为我们仅采用另一方的观点。 这种同理心意味着我们能够理解并接受他的观点并将自己置于他的立场上。 这是由于理智的理解而产生的同理心。

-个人苦恼。 这是关于从字面上感觉到对方的感受。 当我们看到某人受苦并与他们一起受苦时,这种同理心就会发挥作用。 这是由于情感的传染; 也就是说,另一个人的情绪“感染”了我们。 有些人很容易表现出这种同理心,以致于他们不知所措,因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就是所谓的“移情综合症“。

-移情的关注。 这个模型最符合我们对移情的定义。 它是识别他人情绪状态,感觉到情感联系的能力,尽管我们可能会遇到某种程度的个人不适,但我们能够处理这种不适并表现出真正的关注。 与苦难不同,经历这种同情心的人会动员起来以提供帮助和安慰,而不会因情感而瘫痪。

善解人意

许多人认为我们是天生的同情心,但同情心实际上是一种博学的行为。 儿童通过与成人(主要是与父母)的互动来学习识别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成年人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做出反应时,他们不仅为自我分化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发展了对他人的感知。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颗种子会转化为同理心。

已经发现,没有经历过这种类型的互动的孩子对自己的感知能力下降,难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常常表现出有限的同理心。 例如,当某种形式的回避依恋发展时,该人在亲密环境中感觉不舒服,并且在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时遇到了问题。 当一种焦虑的依恋关系发展时,这个人通常没有能力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他们最终可能会被另一个人的情绪所淹没。 这不是同情。

因此,虽然我们的大脑很难感到同情,但是这种技能需要在整个生命中发展,尤其是在早期。

善解人意是什么意思? 同理心的基本条件

一个人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才能产生同理心。

1.运动和神经元模仿。 患有神经系统变化的人的同理心会受损。 实际上,要产生同情心,必须激活我们的镜像神经元,并产生身体和面部模仿,这有助于我们将自己置于另一只鞋中。

- 广告 -

2.了解对方的内在状态,包括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对方的想法或感受,并根据对方的观点,处境和/或情感状态来进行识别。 这种情况使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对方的经历,他们所经历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情绪状态。

3.情绪共鸣。 为了感受到情感上的共鸣,对方的情绪状态必须与我们产生共鸣。 我们必须充当一个音叉,以便我们内部的其他问题和/或感受回荡。

4.将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 为了产生同理心,必须暂时离开我们的位置以识别对方的情况,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我们不能离开坐标,就很难把自己放在那个人的位置。 一旦执行了这种投影操作,我们就可以回到“ I”状态,并在我们的脑海中重新创建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感觉。 实际上,移情意味着对方与我们的“我”之间不断发展,不断地来回走动。

5.情绪上的自我调节。 持续困扰对我们或痛苦中的人没有好处。 有必要进一步采取行动,转向善解人意,这是理解我们通过克服这些感觉来帮助彼此而感到彼此不好。 这是关于管理我们的情感反应以互相帮助的。

同理心的神经学基础

同情不仅是一种感觉或一种心理状态,而且植根于我们天性中的具体且可衡量的物理现象。 同理心具有深厚的神经学基础。

当我们看到别人发生了什么时,不仅激活了视觉皮层。 与我们的动作相关的区域也会被激活,就好像我们在以与所看到的人相似的方式行事一样。 此外,与情感和感觉有关的区域也被激活,好像我们感觉一样。

这意味着同理涉及激活大脑的不同区域,这些区域以协调和复杂的方式起作用,以便我们可以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 见证他人的行为,痛苦或情感可以激活负责执行这些行为或直接体验这些感觉的相同神经网络。 换句话说,我们的大脑与其他人的反应非常相似,尽管不完全相同。

格罗宁根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当我们 镜像神经元 他们被抑制了,这使我们更容易陷入他人的困境,我们发现他人的信任水平和他们的感情的能力也受到损害。 所谓的“间接状态”被打断了,这些状态使我们能够思考他人的经历,以帮助处于困境的人。

确实,目睹其他人的痛苦会导致岛状岛的活动增加,因为它整合了感官信息以及前扣带回皮层,从而增强了自我意识,这与决策,冲动控制和社交产生的恐惧有关。

这意味着,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痛苦时,我们会将其转移到我们的思想中,并试图在我们的痛苦系统和经验中赋予它以意义,这一点已在维也纳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得到证实。 换句话说,我们的情感和经历总是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情感或痛苦的感知。

我们的大脑模仿了我们在其他人身上看到的反应,但是能够保持自己和他人之间的疼痛分离。 确实,同理心不仅需要一种分享情感的机制,而且还需要使情感保持分离。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我们将无法建立情感联系,只会感到沮丧。 那不是适应性的回应。

从这个意义上讲,格罗宁根大学进行的另一项非常有趣的实验表明,无论我们多么同情,我们都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遭受了多少痛苦。 当参与者有机会付费以减少一个人将要受到的电击强度时,他们平均支付了将疼痛减轻50%所需的最低费用。

这种现象被称为情绪上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与右上指回有关,这是与语言处理相关的大脑区域,可能负责保持您自己和其他人之间的情感分离。

有趣的是,正如的里雅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结构在童年,青春期和老年人中不那么活跃,因为它在青春期后期就完全成熟了,并且在生命的早期就被破坏了。


 

来源:

Lamm,C.和Riečanský,I.(2019)感觉运动过程在疼痛移情中的作用。 脑Topogr; 32(6):965-976。

Riva,F。等。 Al。(2016)跨人生的情感自我中心偏见。 前衰老神经科学; 8:74。

Roerig,S。等。 Al。(2015)在日常生活中研究儿童的个人同理能力:混合方法的重要性。 神经科学的前沿; 9(261):1-6。

Keysers,C.&Gazzola,V.(2014)分离移情能力和倾向。 趋势Cogn Sci; 18(4):163-166。

Wölfer,R.等Al。(2012)包容和同情:社交网络如何塑造青少年的社交理解。 青少年期刊; 35:1295-1305。

Bernhardt,B。等。 Al。(2012)移情的神经基础。 神经科学年度回顾; 35(1):1-23。

Singer,T&Lamm,C.(2011)移情的社会神经科学。 Ann NY Acad Sci; 1156:81-96。

Keysers,C.和Gazzola,V.(2006)迈向社会认知的统一神经理论。 编。 脑水库; 156:379-401。

Davis,M.(1980)移情中个体差异的多维方法。 JSAS心理学精选文献目录; 10:2-19。

入口处 移情真的是什么? 最早发表于 心理学的角落.

- 广告 -